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农村学校教学发展 ——黄浦小学特色校本课堂展评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家庭逐年流失,农村学生的数量逐渐递减,农村的教育工作也陷入困境。面对逆境,泾河镇黄浦小学全体教师并不气馁,在经过多轮摸索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适合本校校情的校本课堂教学特色——基于农村小班化教学背景下的分层教学模式。 在小班化教学背景之下,黄浦小学秉持“不同的人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课程理念,将分层教学落到细处。 首先对学生进行分层。在综合考虑每位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的基础上,将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分为A优秀、B发展、C努力三个不同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当然,对学生进行分层,也是相对而言,并不是一层不变的,每个层次的学生也会随着教学内容、训练时间、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所有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的同时,也能在保证优等学生吃好,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有相应的收获,保证不同的人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插入大图| 小图

其次是教师备课分层。小班化环境下的备课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能力情感等多个维度来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备课。主要分为三个层次: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的称为“基本层次”;多数学生经努力后可以达到的称为“中等层次”;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达到的称为“较高层次”。对学困生适当降低教学起点,要求学会最基本的知识,掌握基本方法,会解决基本问题,发展基本能力。对中等生要求在熟悉熟练上下功夫,发展综合能力,逐步转变为优等生。对优等生要求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启迪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特长。 第三是教学过程分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层次来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尤其是在设计问题时要有明确的针对性。例如在教学中,简单问题请C层次学生解决;较复杂的问题请A层或B层次学生汇报。这样分层设问,能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不同的成就感和学习的喜悦。 最后是作业分层。作业设计遵循“低起点,高要求,分层次”的原则,尽量做到全体学生都有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力求使每位学生学有难度,学有所得。这样能很好地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学生的思维参与度,使各类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问题的挑战性和通过自身努力感受问题解决的成就感。 相信在黄浦小学全体教师的不断创新努力之下,学校会越办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