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一定钟情母亲做的暄绵的米粉糟饼和麦面糕饼;你可能嗜好故乡清香爽口的藕饼或韭菜饼;你也许青睐丰富多彩的比萨饼及脍炙人口的手抓饼;你更不稀罕五花八门的月饼,然你未必品尝过常州风味独特的月亮饼。 去年北奥会召开时,我到常州女儿家。中秋节那天上午,邻居王老师一人在家。她特邀我到她家白相相(常州话,意思玩玩)。王老师满面春风把我迎进门。请坐吃茶后,便迅速到卧室找纸笔,我纳闷。原来她是要我把她最喜欢唱的老歌《十五的月亮》歌词写给她。我不禁对眼前慈眉善目、精神矍铄的同行肃然起敬。 我沉思片刻,工工整整写好两段歌词捧给她。她郑重其事地请我在歌词下款签名,又大大方方签了自己的名:王腊梅。 然后,王老师竟爱不释手地轻轻用常州话哼唱起来。“十五的月(要)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她的唱腔清脆圆润,根本不像一个已届古稀之年的老妪之声。我情不自禁随声附和,引吭高歌。接着,我们一起用普通话合唱了好几遍。最后,王老师又拿出久置不用的电子琴让我为她伴奏。她唱了一遍又一遍才尽兴。 我起身告辞, “月亮饼?” 她莞尔一笑说:“你稍等片刻。” 只见她挽起衣袖,端起面盆,倒进雪白的糯米粉和适量水。然后,拿筷子顺时针用力搅拌。口说眼眨,白花花的面粉已变成软绵绵的面团。她像玩魔术一样把一个大面团抓成一个个面剂。接着,把一个个面剂搓圆旋转成喇叭状。再夹一筷早已用佐料配制好的南瓜丝。最后封口搓圆。这一连串熟悉的动作像包汤圆。心想,哪有家乡荠菜肉馅汤圆味道鲜美。 咦!眼一眨,老母鸡变成鸭。王老师把一个个汤圆都拍成了圆饼。只见她把平锅烧热,放适量色拉油。再把一个个圆饼贴在锅里。接着,拈一些黑芝蔴均匀地撒在每个饼上。待饼身微黄,暗香流动时,轻轻让一个个饼们大翻身。照例撒一层黑芝蔴。一会儿,扑鼻诱人的清香便漫溢房间,飘飞窗外…… “请你尝尝我做的月亮饼。”我不明就里,充满好奇。 “为何叫月亮饼?” 王老师娓娓道来。“一是饼形如十五的月亮圆又圆。二是常州传统,每年中秋节家家户户吃月亮饼,像征家人团团圆圆。饼馅有荤有素有甜,据各人口味配制。现在条件好了,只要有兴趣,经常可以做月亮饼调胃”。 凝视案头蓝花瓷盘里码着一摞圆溜溜亮釉釉的月亮饼,早已垂涎。咬一块饼肉粘滋滋,吃一口饼馅香喷喷,嚼在嘴里越品越有滋味,真是大快朵颐。糯米面,南瓜馅,可谓是珠联璧合! 品尝常州的月亮饼不禁勾起我对故乡的思念。我的家乡宝应是饮誉大江南北的荷乡。中秋前夕正是家乡人民欢度荷藕佳节之时,也正是荷藕大批量上市之际。每年中秋节,我和邻居都要做藕饼,相互品尝,其乐融融。藕饼,这家乡的特色小吃其风味真的可以与常州的传统食品月亮饼相媲美! 忽然,我眼睛一亮,像孩子一样从藤椅上跳起。“哎!老姐,过几天我上街买藕和糯米粉,一定请你品尝我亲手做的家乡风味小吃——藕饼。” “真的啊!藕也能做饼?” “是啊,味道好极啦!” 王老师趁我说话不注意,把早已准备好的袋装月亮饼,悄悄放在我随身带的提包里。我盛情难却,欣然笑纳。 离开王老师家,齿频留香,心波荡漾。月亮饼,诗情画意,多么文雅的名称。中秋月圆时,正是家乡风味小吃藕饼盛行时。 藕饼,月亮饼,二者内容不同,意义一样。家乡的藕饼何不美其名曰:“月亮饼”。而“藕饼”更显荷乡特色。 原载《宝应文学》2009.2 |
投稿邮箱:new10024@163.com
QQ:101615387 微信:new10024 手机:13951448391
今日宝应网—宣传宝应 了解宝应 服务社会 服务网民
( 苏ICP备1405841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