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扬州第十怪

2013-1-9 12:27| 发布者: 今日宝应网| 查看: 1504| 评论: 0|原作者: 何开文|来自: 今日宝应网

扬州第十怪

 何开文  周雨亭 

引 子

 

  一个秋高气爽的假日,一对昔日同窗共读的好友—晓文、晓亭相聚在一起,不一会便相互争得面红耳赤。原来,他们是在争论“扬州第十怪徐少奎”这个话题。

  扬州第十怪徐少奎?

说到这一称呼,晓亭当然很是不解地问晓文:“徐少奎什么时候被人称为扬州第十怪了?”

晓文丢下手里的茶杯,不紧不慢的说:“有啊。”

  “有?我可是地道的扬州人,只知道清代的扬州画坛上曾经出现过以郑板桥、罗两峰、李复堂等独树一帜的扬州八怪,还听说过当代以火花大王著称的扬州第九怪季之光,可就没听说过扬州出了个第十怪徐少奎啊?”晓亭睁大了两眼很是振振有词地否认道。

晓文仍然显得胸有成竹的神态说:“老同学,你有没有读过(文胜文集)这本书?”

晓亭茫然的摇了摇头。

晓文变戏法似的从公文包里取出一本书:“喏, 我说的就是这本书。”

晓亭见了,一把从晓文手里抢过书,迅速地翻看起来。

“被人称之为扬州第十怪的著名收藏家徐少奎老师,以收藏和写作而见长。他收集的藏品,如邮票、火花(火柴贴画)、剪纸、字画,等等,数不胜数......”晓亭轻声地照着书上的文字读着。

 

第一章

 

徐少奎,扬州宝应人。他长的十分富态,胖胖的呈国字形的脸庞,见人总是笑呵呵的,给人一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感觉,说起话来声音格外宏亮,谈吐引经据典,雅而不俗,透出几分才气。

1961年的一天。

宝应县文化馆门前挂起了大幅标语:热烈欢迎扬州收藏家季之光来宝应举办火花展览 

不一会,文化馆门前便聚集了不少爱好收藏的观众,他们在不断地小声议论着:

乖乖,季之光真了不起啊,听说他收藏了上十万枚火花了。

人家可是个收藏大家啊,据说中央领导同志还接见过他呢。

他真是我们扬州人的骄傲啊。

......

在这群追星族中,徐少奎也是其中之一。只见他手里拿着两个玉米棒头,未有顾及人们地议论,径自钻到展览厅里,好奇地欣赏着那一枚枚妙趣横生且又令人眼花缭乱的火花藏品。

看着,看着,徐少奎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位年长自己十几岁的中年人。那中年人见到徐少奎一边在啃着玉米棒头,一边又在目不转睛地欣赏展品,很是友好地向他点了点头。一向好客的徐少奎,立即热情地将手中的另一个玉米棒头送给那位中年人,那中年人也不客气,接 过玉米棒头就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

站在徐少奎旁边的同学晓胜碰了碰他的臂膀,提醒说:这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季之光先 生。

啊,他就是季之光?徐少奎听到季之光的名字惊异得目不斜视,那表情似时空静止般足有半分钟的时间。

这一根玉米棒,瞬间缩短了年轻的徐少奎与收藏大家季之光之间的距离。他们很快地聊 了起来,似一见如故。

季之光回到扬州后,脑海里始终闪现出一边在不停地啃着玉米棒头,一边又在目不转睛 地欣赏展品的那个年轻人。第二天,他便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给徐少奎,同时又随信寄去 了几枚十分精美的火花。

至此,徐少奎在扬州第九怪季之光的影响下走上了漫长而又艰辛的收藏路。

 

第二章

 

  “据我所知,扬州八怪也好,扬州第九怪也好,他们都以各自的而得名,那么徐少奎又怪在什么地方呢?”晓亭仍在挑剔地考问晓文对徐少奎的了解程序。

晓文拿起晓亭的茶杯走到茶几旁,将茶杯置于电热水瓶笼头下,有右手使劲的按了几下,将茶杯加满了水。走回到自己的座椅上,他接着晓亭的话题风趣地说:“你今天是在榨我的油,挤我的水啊。”

徐少奎爱书如命,这在宝应城已被众多的熟人所知晓。他有一个怪习惯,睡觉前喜 爱看书看报,已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在他的床头,堆放着诸如《收藏》、《中国收藏》 、《收藏天地》、《收藏艺术》等各种各样的书报刊。乍看起来,就象一个简陋的小阅览室。为这事,妻子没少与他斗嘴、提抗议

那天中午,妻子马玉兰见床头上又放了不少书籍、报刊,气不打一处来,便将它们统统 进了书柜里。

玉兰,床头上的书报放哪里去了?晚上参加接待稍迟回来的徐少奎,便急促地问道。

不知道!马玉兰没好气地回敬道。

徐少奎见妻子面有愠色,便显出憨笑地神态,口气温和地求助道:玉兰,你是知道我 的秉性的,睡觉前不看看自己喜欢的书报,可是无法进入梦乡的啊,你就把书报还给我吧。 

好,好,今天看在你小可怜的份上,下次可不准再在床头堆放书报杂志了。马玉兰 让步道。

不一会儿,马玉兰便从书柜里将那些书报搬回到床头上。

徐少奎见此情景,很是感动,顺口说了句:知我秉性者,妻子玉兰也。说着,便用手在妻子的肩上轻轻地拍了几下。

去你的。马玉兰转过脸嗔怪道:别动手动脚的了,看你的书报去吧。

夜深了,徐少奎在灯光下又一次由书报作伴进人梦乡。

 

第三章

 

“马玉兰真是个好妻子!”晓亭非常赞赏地说。

也算徐少奎这辈子幸运,在他的收藏历史上,遇到了不少支持他的人。妻子马玉兰不 仅理解他的事业、支持他的爱好,有时还动员女儿徐秋翔、徐春虹一起帮他代收藏品。就连 我国驻阿尔巴尼亚前任大使范承祚、中国驻牙买加现任大使赵振宇、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秘 书长曾涛、中国戏剧家协会原主 席马彦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前主任朱星南、国务院台办现任副主任李炳才等名家,也都 寄赠过各种藏品给他,关心和支持他的集藏事业。”晓文深有感触的说。

“我听人说,徐少奎对收藏有很大的钻劲,就是只要被他看中有收藏价值和意义的藏品,他 非要达到目的,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有人对他开玩笑说,这就是对收藏事 业执着热衷的劲。"晓亭道。

有一次,徐少奎去扬州参加市文联召开的会议,碰巧和全国工艺美术家、著名的扬州民 间剪纸艺人张永寿坐在一起。张永寿因年事高,身体多有不便,徐少奎便主动关心他。会后 ,又登门拜访,与张永寿结为知交。当时张永寿亲手剪了一组精美作品、并题字落款相赠。 张永 寿老人去世后,其女儿张慕莉继承父业,不久剪纸技艺名震海内外。为了获得她的真迹” ,徐少奎多次专函请教,后来又特地到张慕莉的单位造访,最终得以实现收藏愿望。

有一天,徐少奎偶然看到宝应县环卫处刁老队长家有一只体积硕大、图像精美的火柴盒 。这之后,火柴盒的影子始终在他的脑海里反复出现。

吃饭了,藏呆子!马玉兰将晚饭放在徐少奎面前高声地喊道。

我不饿。徐少奎毫无食欲,大脑中的思维还在围绕那个火柴盒转来转去。

半小时后,大女儿徐秋翔见桌上的饭菜凉了,便下了碗菜面,为老爸调调味口。她在厨 房叫妹妹徐春虹把面端给徐少奎。徐春虹便撒娇似地摇了摇徐少奎的肩膀,连说:爸,把 这碗面吃了吧。 

乖女儿,爸不饿。徐少奎很怜爱地摸了摸徐春虹的头说。

稍倾,马玉兰见徐少奎手里拎着公文包起身往门外走,便问:这么晚了,你还要到哪 儿去?

徐少奎边走边答道:我再到环卫处刁老队长家去一下。

天公不负有心人。就这样,徐少奎对收藏事业如此执着追求的精神,终于使老队长感 动了。不久后的一天,老队长叫大儿子将那只火柴盒无偿地送到了徐少奎家。

那天中午徐少奎兴奋地抚弄着火花藏品,午饭吃得比任何一次都香,都饱。

 

第四章

 

  晓文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几张照片对晓亭说:“徐少奎在搞好收藏的同时,还注意研 究藏品,展览藏品,努力使藏品服务大众,造福社会。

  “收藏要有毅力和恒心,切不可半途而废。”徐少奎深有体会地对收藏爱好者说。

  “请徐老师介绍一下社会对您的评介,好吗?”

  “好的,这些年来,北京(人民日报 海外版)、香港《收藏天地》、上海的《工业经济报》、江西《信息日报》、江苏《新华日报》和法国《欧洲日报》等十多家中外报刊报道过我的储藏情况。《台湾与海外文摘》、《集藏家 文坛联体报》和《夕阳红》等报刊分别以《收藏千古事、甘苦寸心知》、《收藏杂家》、《繁花似锦的艺术世界》、《杂家徐少奎》、《毛泽东纪念品收藏家徐少奎》等专题片,江苏电视台也摄制过《徐少奎其人》专题片。”

  徐少奎继续对藏友阐述自己的观点:

  “集藏一般可分三个层次,即浅层,中层,深层

   所谓中层,就是对藏品的分类。比如在我的剪纸藏品中通过分类,展现了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独具风采的地方特色。如河北的剪纸善于“点色”;浙江的剪纸擅长边饰图案;广东的剪纸喜用金纸衬托;江苏的剪纸以玲珑精巧,淳厚朴实为见长,其中尤其是扬州的剪纸,更是以形态自然、题材多样、风格清新秀丽、表现手法独特而著称于世。在繁花似锦的剪纸艺术世界里,有古今人物、山川风物、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内容,从而构成了一幅幅灿烂如霞的美的世界。

  所谓深层,就是对藏品的研究。至目前,我已经根据所收集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藏品,认真的进行了理论研究,先后撰写了百余篇集藏文章,不少的已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

 

尾 声

 

“真是一份耕耘,换来一份收获”晓亭听到这里,不无感慨的说。

近几年来,徐少奎的集藏事迹先后被人编《中国当代收藏家辞典》、《中国集邮名家辞 典》、《中国收藏界名人辞典》、《当代民间名人大辞典》、《宝应县志》等多种辞书,并被多家全国性协会吸收为会员。

最近,徐少奎的集藏事迹还被收人大型画册《中国收藏家风采》之中。该书是这样向世 人展示徐少奎的集藏轨迹的:

徐少奎,19442月生,江苏宝应人,主治医师、宝应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民间收藏委员会会员宝应县作家协会会员、宝应县钱币学会会员、宝应县科普作协秘书长等。19 61年开始收藏,主集中外邮票邮品、中外火花,兼集民间剪纸、古钱币、门券、粮票、请柬、名人 字画、毛泽东像章、贺年卡、酒标、磁卡、烟标、站台票等,所藏甚丰,含部分珍品。先后举办过个人藏品展览十余次,大量研究收藏文章发表于《集邮》、《收藏》和香港《收藏天地》等海内外数十家新闻媒介专题介绍过其事迹。扬州电视台、宝应电视台曾为其拍摄《收藏杂家徐少奎》、《毛泽东纪念品收藏家徐少奎》、《徐少奎其人》三部专题片。

晓亭手捧着一份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印刷的人典清样,十分折服地对晓文说:“嗯,徐少奎真的不愧为扬州第十怪啊!”

  好样的,扬州第十怪徐少奎!


超赞

关注

我顶

无聊

路过

最新评论

今日宝应网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261号

投稿邮箱:new10024@163.com

QQ:101615387 微信:new10024 手机:13951448391

今日宝应网—宣传宝应 了解宝应 服务社会 服务网民

( 苏ICP备14058410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