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发现优秀青年 发展后继有人

2013-7-16 08:49| 发布者: 24小时| 查看: 727| 评论: 0

          983名农村青年报名参与,527名农村青年登台演讲,12000多名党员群众参与评议推荐……由县委组织部、团县委联合开展的“农村好青年”评选活动自4月份启动以来,得到了广大农村青年的热烈响应。活动历时2个月,最终产生了200名“农村好青年”。他们平均年龄30岁,其中女性62人、党员73人、大专以上学历86人、致富能手68人。

背景:农村建设人才匮乏

      统筹城乡,农村是“短板”;发展农村,人才是“短板”。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县外出务工经商求学的青壮年越来越多,青年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村级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切实加以解决。”夏集镇党委副书记殷卫东说,“如果再不创新思维、寻求突破,农村发展将难度更大。”夏集镇共有18个村、社区,目前村级在编干部116名,其中50岁以上的就有63名, 40岁以下的只有9名,而且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不仅夏集镇如此,村级后备干部难选、难留已是全县的普遍现象。由于条件艰苦、待遇偏低,长期缺少新鲜血液补充,我县村干部平均年龄已达46.3岁,队伍结构整体老化。同时,随着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对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安宜镇齐心村党总支书记于乃云说:“我们村位于城乡接合部,需要配合做好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拆迁、征地、矛盾协调等工作,工作节奏快、压力大、政策性强,急需高素质的青年加入,但要找到合适的人选实在难。”
  对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曹甸镇党委副书记陆宝华分析说:“由于过去村级后备干部都是村里自行选拔培养,选择面狭窄、视野不开阔,造成了选人难,同时培育管理、相关待遇难以到位,留人就更难。”
  望直港镇党委书记陈洪林认为,“农村好青年”评选活动,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种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是对“本土大学生村官”制度的一个拓展和延伸。望直港镇由于前几年村级后备干部储备一直很足,所以这次评选绝大多数村参选对象充足。
  开展“农村好青年”评选活动,就是力求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充分整合资源、选树、培养、储备、造就一批水土适应的新农村建设生力军,从而为“留住”农业发展的领路人,“备足”农村进步的带头人,“育好”农民群众的贴心人,“选准”农村干部的接班人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


超赞

关注

我顶

无聊

路过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今日宝应网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261号

投稿邮箱:new10024@163.com

QQ:101615387 微信:new10024 手机:13951448391

今日宝应网—宣传宝应 了解宝应 服务社会 服务网民

( 苏ICP备14058410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