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张吉村:多头增收 多方惠民

2013-7-12 08:38| 发布者: 24小时| 查看: 562| 评论: 0

       近年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干部的共识。然而,如何才能打造强大的村级集体经济呢?西安丰镇张吉村通过挖掘整合资源、规范资源发包、盘活集体资产等多种途径,完善自身“造血”功能,几年来,村经济有了实力,发展有了财力,服务上更是有了能力。
      张吉村位于西安丰镇东北部,人口2018人,耕地面积1730亩,水面滩涂2000亩,泾安线、安大线穿村而过。2001年以前,村里无企业、无项目,几乎没有集体收入。当时农村税费征收任务重,村里管理比较混乱,招待费用等集体开支又大,村民多数不愿意交纳上缴款,为了完成上级指派的任务,村里就贷款,甚至向个人借贷,每年都产生数目不小的债务,到2001年村级债务累计达到60多万元。
  村级债务严重影响了村里的正常工作。为此,2002年,当时在村做会计工作的刘宝华被镇党委调整到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刘宝华上任后,首先以身作则,率领村组干部“过紧日子”,严格控制办公费用,禁止吃喝招待,减少公共开支,杜绝了新债务产生。随后村里成立了由老党员、村民代表和村会计组成的村级债务化解小组,重点清理村民与村集体之间的三角债务。村里先后投入8万多元对数千亩绿草荡滩涂进行改造,通过公开招标对外发包。2012年2月20日,村里将绿草荡滩涂圩外的700亩塘口进行重新发包,当天村部会议室里挤满了100多名前来竞标的养殖户、群众和党员代表,经过几轮激烈的竞拍,从刚开始的120元/亩,一直竞拍到660元/亩,竞拍结束后,在场群众报以热烈的掌声,仅此一项村里就增加收入50多万元。“下一步,村里还将几百亩无收入的滩涂进行整理,对外发包,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刘宝华信心满满地向记者介绍说。
  新农村如何建设?道路、渠道、泵站、路灯样样要建设,没有集体收入如何开展工作?面对这些问题,张吉村两委干部又决定靠盘活集体资产求出路。为此,2007年,村里利用市级扶贫资金,将原来旧校舍、旧厂房进行重新整合,并投入60多万在村里新建了11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吸引客商投资兴业,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2010年5月,外地老板投资3000万元建起了扬州蓝丰康体设备有限公司,不仅给几十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每年还给村里带来6万多元的收入,并每年以5%递增。该村还投入50多万元将以前村里旧幼儿园改建成一座标准化厂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客商投资建工厂。
      村级集体经济上去了,就要用之于民。张吉村村委坚持利益共享,推动村级公益事业发展。村里从村容整洁开始,从治理污水乱流、垃圾乱倒、杂物乱堆入手,使村庄达到环境净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家庭美化的效果;投入100多万元铺设了5公里水泥路,在全镇率先实现了村级水泥路全覆盖;投入30多万元新建了桥梁3座维修了2座,新装路灯52盏,涵洞3座,泵站2座,小型灌站4座。“村里为我们兴办了这么多的实事,从来没有向老百姓摊派一分钱,现在老百姓都非常支持村里的各项工作。”57岁的社长陈以山告诉记者。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徐增兵  杜 强  周 佳·


超赞

关注

我顶

无聊

路过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今日宝应网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261号

投稿邮箱:new10024@163.com

QQ:101615387 微信:new10024 手机:13951448391

今日宝应网—宣传宝应 了解宝应 服务社会 服务网民

( 苏ICP备14058410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