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筑牢最后一道“安全网”

2013-7-8 09:28| 发布者: 24小时| 查看: 564| 评论: 0|来自: 今日宝应网

家住安宜镇铁桥社区的杜超,妻子患有尿毒症,这位在一企业上班,每月仅有1300元收入的年轻人,既要照顾患病的妻子,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但自从政府给他家发放了最低生活保障,每月能领到三四百元的补助,杜超一家三口的基本生活才有了保障。
      杜超介绍,由于给妻子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每个月血透除了报销的外,自己还要承担1000元左右的医药费,而每年孩子上学的学费都成了他的“心头病”。领到低保金后,他将这部分钱用于小孩上学,自己上班挣来的钱则用于妻子治病和日常开支。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宗旨,不断加大城乡低保工作力度,构建起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线,基本实现了城乡低保“应保尽保”,有效地解决了10024户18619人困难群众的生活难题。
      为有效缓解物价上涨对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造成的影响,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日前,我县按照省民政厅、省财政厅提出的低保标准“两个衔接”、“三个不低于”的要求及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全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变化情况,再次提高保障标准:从今年7月份起再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城镇低保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37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450元,农村低保月标准从每人每月260元提高到310元,实现了城乡低保标准与城乡居民收入协调增长。
      县民政局社会救助科负责人陆爱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多领几十块钱可能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没有什么,但是对于有病有困难,又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群众来说,几十块钱也显得很重要。他说,因为这些家庭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再加上有病缠身,每月能够多领几十块钱的低保金,能充分感受到政府在改善民生上的有力举措,让他们生活有盼头。
      今年上半年,我县共发放城乡低保金1556万元,其中城市低保金323万元、农村低保金1233万元。还积极落实了城乡低保对象动态生活补贴,今年春节按城市400元/人、农村300元/人发放了城乡低保对象春节慰问金、一次性发放生活补贴591万元。使困难对象也能过上丰衣足食的春节,充分发挥了城乡低保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最后一道安全网的作用。
      标准提高了,更要确保低保资金及时、足额、安全地发放给低保对象。如何保证?我县实行了社会化发放,每笔低保资金都是通过银行系统直接拨付到每位低保对象的个人账户(银行卡)上。陆爱东说:“现在每个月定时将低保金打入卡中,低保户从没跑过冤枉路。”
      从2011年开始,我县在安宜镇成立了全市首家社会救助中心,采取双重管理模式,打造低保工作新平台。“中心改变了原来委托村(居)受理救助对象的模式,直接由中心受理救助申请、开展调查,实现了救助受理上移,更加方便快捷地对困难群体实施救助。下一步,我们还将在其他镇区全面推广。” 陆爱东说。
      低保工作最大的难题是动态管理。为堵塞“人情关”以及工作中出现的漏洞,我县采取“有进有退,有漏有补”方法,明确规定申请享受低保人员都要严格按照个人申请、入户走访核实、张榜公布、群众评议等程序,在100%入户核查率的基础上,做到政策公开、条件公开、对象公开、标准公开,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为提高城乡低保家庭收入认定的准确性,保证低保资金公开、公平发放,我县对原低保政策进行了整合、修订,出台了《宝应县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并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新《规程》实现了镇民政部门直接受理低保申请、强化低保核查、实行低保对象长期公示、引入救助对象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既方便了困难对象申请,又加大了规范管理的力度。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新增救助对象323人,核减救助对象81人。
  城乡低保现已成为一座连接党与群众的坚固桥梁。连日来,记者先后赴城区多个社区、和部分镇(区)采访低保实施情况,深入多位低保户家庭,真切感受到他们对政府、对低保制度的感激之情。
  “如果没有低保金,一家人的基本生活都成问题。”刘沟社区前园路30#的施绳玲告诉记者,她自己体质差,又丧偶,孩子在念大学,全家每月能够按时领到的近400元低保金,让她心里觉得踏实而温暖。

超赞

关注

我顶

无聊

路过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今日宝应网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261号

投稿邮箱:new10024@163.com

QQ:101615387 微信:new10024 手机:13951448391

今日宝应网—宣传宝应 了解宝应 服务社会 服务网民

( 苏ICP备14058410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