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新安:从办工业中尝到甜头

2013-5-21 14:12| 发布者: 今日宝应网| 查看: 734| 评论: 0|来自: 今日宝应网

  “没地理优势、没资源、没钱… …”这是几年前大家给柳堡镇新安村的现实评价。谁也不曾想到,2008年村支部书记张长仁与旧友强义军在宝应的一次“偶遇”,悄然改变了新安的命运,短短两三年,扬州天禧嘉福旅游用品公司的落户让新安甩掉了“经济薄弱村”的帽子,阔步迈上强村富民征程。
  多年来,新安村一直过着跟镇政府申请,向企业“化缘”,请结对单位帮扶的日子,村干部寄希望于村里唯一的集体资产:闲置小学,视它为“宝”,希望能再次出租成功,让村里紧巴的日子好过点,可在村民眼里,这五亩地里除了能长草还是长草,搞什么瘫什么。
  2008年,偶遇强义军的张长仁道出了新安村的现状,希望强义军能牵线介绍几名老板到新安村看看。“一说这个还真巧,正好有一扬州的朋友正在找房子。”听到这,张长仁喜上心头,立马请强义军帮忙联系他口中的这位老板胡正平。多次的电话联系、跑扬州……为了不错过这次机会,村干部一直与胡总保持密切联系。
  “去,可以。唯一的条件,一定要确保用工。”听了胡正平的这一要求,张长仁心里一颤,但终究还是狠狠地拍了下胸脯:“这个绝对没问题!”张长仁心里的这一颤,陆锦顺等村干部个个是心知肚明。据村干部介绍,这所小学以前来来回回租给几个小老板干过纺织,村里闲置在家的缝纫工也不少,可随着老板走了一个又一个,村民们不少工资也被他们一卷而走,村民们放下“狠话”:再也不上当受骗了。2009年跟村民再谈这个进厂上班的事,尽管村干部到村民家跑断了腿,说破了嘴皮子,也没人理睬,就连村干部的家属也没一个答应的。“按月拿不到工资,我来发!”在村民的一片质疑声中,张长仁咬咬牙向村民许下了这个承诺。很快,招工问题顺利解决,2009年,这块占地5亩的村集体资产以年租金1.7万元的价格租给了胡正平当起了加工点。
  就在村里尝到甜头的时候,村干部一行又有了对集体资源再利用的思考,“为什么不利用土地资源和优惠政策招引企业落户呢?”想的好,不如干得好,说干就干。在多次的洽谈中,胡正平的条件依然只有一个:确保用工。“企业一旦落户,用工最起码是之前的两倍以上。”想到这里,村干部依然没有退缩,一鼓作气积极为企业解决了用工、土地证办理、水电安装等问题。而这一切细心的服务也犹如一颗温暖的种子种在胡正平心里。
  要想留得住,还要看服务。自企业落户新安村以来,村支部专门委派一名村干部服务企业解决相关问题,就在企业刚落户的第一年,企业被村里的一条路难住了。由于村里的水泥路不宽,运货车在一个必经的拐弯处出入不方便,在得知企业为这犯难时,村部第二天就组织村民在这个拐弯处两边填土,浇上水泥,方便货车出行。“没想到我们这个低投入能换回高回报啊!”张长仁告诉记者,近两年来村干部为企业所做的一些细小的服务,感动了胡正平,他还主动赞助5万元,为村里新添了近50盏路灯,为村民晚间出行提供了便利。
  2011年开票销售750万,2012年开票销售1200万,自扬州天禧嘉福旅游用品公司落户新安村两年多来,村集体创收近30万元,不仅让村集体脱了贫,也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至目前,企业共解决了本村100多名闲置劳动力就业呢。”跟随张长仁来到公司,只见大家都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我60多岁的人了,种了一辈子的田,什么也都不会,想不到现在还能进厂子上班,活也不重,弄弄包装盒子,一个月能赚个千把多,甭提有多开心!”村民杨长珍一边顾着手里的活一边乐呵呵地向记者说道。“是啊,以前在家不是打麻将就是谈闲,现在大家都进厂上班了,我也去学了缝纫技术,一个月拿个两三千,不比出去打工差,还能照顾家里,多亏村里招来这个企业!”今年48岁的村民王金美一脸喜悦。
  面对日益发展壮大的村集体经济,新安村的村干部并没有满足。“要使新安村集体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近期我们与在无锡创业的乡贤商谈成功,要办一家劳动力遣派公司,广辟税源,公司年开票500万元,届时村集体又将增收10多万元!”张长仁难掩喜悦之情。(田丽莉)


超赞

关注

我顶

无聊

路过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今日宝应网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261号

投稿邮箱:new10024@163.com

QQ:101615387 微信:new10024 手机:13951448391

今日宝应网—宣传宝应 了解宝应 服务社会 服务网民

( 苏ICP备14058410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