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 棹 园 记 何开文
纵棹园,位于宝应县城中心叶挺路和安宜路的交汇处,占地68亩,三面环水,典雅清秀,
别具一格。清潘耒《纵棹园记》曰:“水之潴者因以为陂,流者因以为渠,平者为潭,曲者 为涧,激而奔者为泉,淳而演迤者为塘、为沼。”纵者,即泛也;棹者,即舟楫也,是文
人墨客临波泛舟、修身养性的最佳去处。??
清康熙年间,翰林院侍读乔莱因不满仕途污浊,罢官归里后修建了私家园林,取名纵棹
园,用以潜心读书,吟诗作画。清代中期,其后人曾捐赠建画川书院。清末民初改为安宜 学堂、民众教 育馆,后被日军盘踞,园林遭到毁坏。解放后,园林由当地政府修葺一新,颇具规模,定名
为宝应县人民公园,直至1982年恢复原名——纵棹园。??
纵棹园大门上方悬挂着“纵棹园”匾额,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大门两侧
,雄踞着一对洁白、威严的石狮。相传,早年城北有一家豆腐店,店主人每晚做好两缸用于 次日出售的豆腐脑,店主人早上总见一缸豆腐脑莫名其妙地“蒸发”了,煞是奇怪。为了弄
清“蒸发”原委,店主人于深夜悄悄地藏在缸后,静观其情。待到黎明时分,繁星渐消,只 见两个庞然大物飘然而至,前爪伏于缸口,大口大口地吞食豆腐脑。店主人见状,使出浑身
力气,抄起铁棍,对准两个庞然大物一阵狂砸,其中一怪物的前爪被砸中,吼叫一声便迅速 逃走。翌日晨,店主人在缸边拾得一只石狮前爪,遍城寻访,见泰山殿门前有一石狮缺一
前爪。文革期间,泰山殿被毁,门前的一对石狮被市民埋进地下保护起来 。后因打通叶挺路,筑路工人在原宝应中学大门西侧进行路面施工时发现了完好如初的两只 石狮,当即将它们移至纵棹园门前,作为镇园之宝。??
进入园门,但见苍松隐阁,亭榭倒映,碧荷飘香,杨柳婆娑,赏心悦目。过曲廊,有石
桥横跨清溪,假山迎面而立。林荫夹道,向西不远处是一座凉亭,供游人在此小憩,欣赏园 内景色。折向北便是闻名遐迩的八宝亭。??
八宝亭,居高临下,气宇轩昂。原址在县南街得宝河畔,1983年迁到此处。唐肃宗年间,安史之乱后期,民不聊生。肃宗李享身染沉疴,生命垂危。上元二年(761年)四月的一天,肃宗卧在病床上召见各位大臣及各州刺史。肃宗说:“众爱卿,当今正值平息安史之乱之际,国难当头,朕很想听听各位的治国良策。”“楚州安宜县有个尼姑真如夜得八宝,可否献与皇上?”楚州刺史崔铣向皇帝禀报道。??
真如在中原战争时期,到楚州安宜避乱修身。真如目睹安史之乱给民众带来的灾难,心里很是着急。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缘故,那天深夜,真如做了一个有生以来的美梦。在那个梦里,她被玉帝召见进了天宫。“玉帝召见凡尘出家人真如不知何故?”真如跪拜在玉帝座下小心地问道。“现如今,下界丧乱已久,杀戮盈野,腥秽之气直冲云天,须用神宝,方镇邪逆。我早有所闻,你很是关心国事,替民众着想,故今特召见你办一件事。”玉帝边说边从太监手中接过一只金碧辉煌的宝盒子道:“今赐‘八宝’,托你转交给下界皇帝,藉以平乱息兵,安抚民众,太平天下。”玉帝取出“八宝”,并一一向真如介“八宝”的名称,说道:“此‘八宝’置于日下白气贯天,放于暗室耀如明月。”真如梦醒,果见“八宝”置于囊中,便上报给楚州刺史崔铣(唐时,宝应属楚州管辖)。崔铣得知此事后,携“八宝”接受皇帝肃宗的召见。??
肃宗听完“八宝”的由来,精神为之一振,陡觉自己年轻起来,病也好了许多。他手捧“八宝”盒,不仅从床上坐起身子,而且还将两腿挪下了地。“速传太子李豫见朕。”肃宗向内侍大声喊道。李豫闻诏,跪拜在肃宗面前,说道:“儿臣奉旨叩见父皇。”“你由楚王入宫为皇太子,今上天又赐宝于楚州,显然是在佐助你呀!今后要奉玉帝之命,携这‘八宝’好生治理国家,平乱安民啊!”肃宗语重心长地说。不久,肃宗病逝,代宗李豫继承皇位。??
上元三年(762年),唐代宗李豫下诏,更年号为宝应元年,献宝之地楚州升为上州,得宝之地安宜易名为宝应(即谓得“宝”之“应”)。至此,宝应遂为望县,九州皆慕。
自八宝亭西行,过拱桥,便是戚家汪中的一座小岛。岛中建有戚汪阁,又称“竹深藕净 之堂”。戚汪阁里,有文人相聚时留下的墨迹,供游客欣赏,或在其中品香茗,或挥毫泼墨
,其情其景,煞是温馨典雅。堂前紫藤,花开如云。四周有松竹梅柳,树影婆娑。??
八宝亭北面有湖石假山,玲珑剔透,洞窟清幽。游人在此或攀“崖”登高,或跨越水上
石墩,兴之所至,乐在其中。再往北,有黄石假山一座,名曰翦淞亭,其上立有六角重檐。 在碧水泱泱的戚家汪的西南两侧皆围以仿汉白玉栏杆,北边为“画川胜境”,系仿古建筑。
戚家汪在明代曾是一片芦苇塘,塘边住着一户姓戚的人家,戚家长子新婚之夜,送客 返回不慎失足落水而亡。新娘得知后悲痛欲绝,即赋诗一首:“画虎虽成未点斑,百年夫妇 一宵难。欢声未已哀声动,贺客才临吊客参。孔雀屏前灯隐隐,鸳鸯枕上泪潸潸。从来未识
儿夫面,空惹虚名到世间”。之后,新娘亦投水殉节。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皇帝第
三 次南巡路经宝应,闻知戚家新娘的殉节之事,感慨颇深,遂赋诗一首:“未睹妇面继夫之, 非此寻常烈女行。白发尚且贪晚景,青春岂肯弃红妆?魂游地府乾坤大,骨葬山头草木香。 朕泪从未轻易落,只为千秋立纲常。”当年园主乔莱常与亲朋好友划船湖中,品茶放怀,谈 古论今,时而吟诗作对,时而抚掌放歌。状元王式丹游园曾赋诗道:“此中便作小游仙,一
鹤呼俦下蓬桥。”?? 如今,满池清香碧荷,每至夏日,田田荷叶,随风送爽,千朵芙蓉,摇曳吐芳。游人追
风逐凉,纵棹泛舟,其乐融融;沿塘柳岸,草虫低鸣,蛙声起伏,众鸟飞翔,已成为广大游 人游园赏景的好去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