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扬州宝泰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长史永梅的创业史

2013-1-9 09:24| 发布者: 今日宝应网| 查看: 2838| 评论: 0|原作者: 徐汝清|来自: 今日宝应网

 

从下岗队伍中走出来的女企业家

——扬州宝泰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长史永梅的创业史

徐汝清

 

史永梅,中等身材,丰腴壮实,圆圆的脸上,除了秀气,还洋溢着一股永不服输的锐气。

史永梅说,我虽然只有四十四岁,可我的经历足够写一本书。

创业难,女人创业更难!

 

下岗再就业

 

1997年,史永梅终生难忘。这一年,她下岗了。

那一天,厂里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史永梅听着领导苦口婆心地念叨着“下岗经”。

史永梅初中毕业后,卖过蔬菜,端过盘子,做过临时工。一向羡慕城里人捧铁饭碗的史永梅,父亲东拼西凑帮她买了定量户口,才得以实现朝思暮想的愿望,成了国营宝应面粉厂的一名工人。谁知刚上班几年,又面临着下岗的挑战。

史永梅第一个站起来说:我愿意下岗!我得把岗位留给更需要的人!同事们向史永梅投来了异样的眼光:有诧异和担心,也有理解和赞许。

她万万没有想到,丈夫和妹妹、妹婿都下了岗。一家几口,单靠老父亲微薄的工资怎么过?望着一家人一张张愁眉苦脸,望着嗷嗷待哺的小儿子,史永梅心如刀绞,夜兰人静,她放声大哭。

眼泪,宣泄了痛苦,也唤醒了自已。史永梅决定自谋出路再就业。

说干就干,史永梅在街头转悠了三天,在宝淮剧场租了间门面房。门面房不大,只有七、八平米。然而,针鼻子蒙鼓——小打小敲,小小瓜籽店开张营业了。本小利薄,一包瓜籽、一袋葵花只挣两毛钱。外加一个公用电话,别人打一次也只挣一毛钱。但有钱挣总比吃闲饭强,史永梅一天十六个小时坚守着,夜里十一点钟,哪怕只有一个顾客光临,她都笑脸相迎。

史永梅坚信:小小店面只是个开始。

 

永泰玻璃店

 

1998518,史永梅的“永泰玻璃店”, 在鞭炮声中拉开了帷幕。

闲谈中,有位朋友建议:买门面房,开玻璃店。史永梅心动了。宝应的玻璃行业林林总总,从天平的传统玻璃加工,到小官庄的“玻璃工艺”, 再到西安丰的“水晶工艺”, 国际国内市场都非常看好。她从最原始的裁裁划划安安装装开始,小打小闹先干起来!

为买门面房,史永梅四处求亲告友,跑断了腿,磨破了嘴,这才筹得一笔资金。

史永梅名字中有个“永” 字,门面房又在泰山路上。永泰玻璃店便应运而生了。

史永梅每天小心翼翼裁玻璃,左丈右量算尺寸。由于技术不熟练,往往因破损太多而赔本。有时稍不留神,让玻璃划了手。小伤口不要紧,随身带着创可贴,舔掉血迹,贴上就是。有一次划得太大了,鲜血直流,不得不走进医院。她的手上,至今还留着当年缝针的疤痕。

划好了,裁好了,还得踏着三轮车送货上门安装,五楼六楼全靠人工搬上去。

让史永梅不能忘却的是那年秋季的一天。那天,她白天裁好玻璃,晚上去西安丰一家安装。回来巳是深夜,浓浓的大雾让她找不到回家的路。鬼差神使,她走进了一片阴森森的松树林。借着摩托车微弱的灯光,她认出了这里是殡仪馆火葬场,是和死人打交道的地方!史永梅浑身汗毛直竖,两腿一软瘫在了地上。她捶着前来拉她的丈夫,失声痛哭,良久良久。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史永梅的儿子八岁竟提出自己骑童车去上学。放晚学以后,别的孩子都被家长接走了,只有他孤零零,望穿双眼不见亲人影。直到老师打来电话,妈妈才匆匆赶来。

忽然有一天,有人带信来了,说你儿子在城北中学附近让车撞了。晴天霹雳,史永梅三魂出窍,哭着喊着赶到出事地点,抱上儿子直奔医院。

年年难过年年过。买门面房欠下的债务,法院送来了传票。最怕惹上官司的史永梅,将委托父亲照看的瓜籽店忍痛转让,凑上钱还了债。大年三十,别人家忙年夜饭,等着看春晚,史永梅却踏着摩托车去各乡镇要货款。北风凛冽,刀刺针戳,手麻脚麻,停下车搓搓手、跺跺脚,继续赶路。

酸甜苦辣间,四年成为过去。史永梅深深感到,一把小小玻璃刀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要。她毅然卖掉了一家人仅有的容身之所。玻璃磨边机买回来了,史永梅又回到了一贫如洗的日子。

史永梅一门心思找业务,增加人手搞加工。苦心人,天不负!外贸产品的一批订单,短短三个月,挣回了卖房子的钱。史永梅长长吁了一口气,也鼓足了迈大步的勇气!

 

跃马新征程

 

史永梅瞄上了钢化玻璃。

钢化玻璃又称安全玻璃,裁好普通玻璃,经高温后起物理变化,成为安全玻璃。经调查认证,全国同行业有1300多家,前景十分看好。史永梅决心一搏!

山阳工业园区有幢烂尾工程。这些半拉子房屋没门没窗,没水电,满院里丛生的杂草半人深!房产价格295万元,而史永梅家里只有5万元现金呀!但是,她下定决心:买!

这更是一幢非常有争议的厂房,常有人为此去县政府上访闹事,政府领导为之头痛,这是一块烫手的山芋!

中国是法治国家,通过法律解决争端。她拿出诉讼费,由建筑商和政府联手提起诉讼。整整一年,法院几经调解,所有矛盾终于一一摆平。

20076月,“扬州宝泰玻璃有限公司” 挂牌成立了。史永梅是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她把全部身心都交给了公司,笫二天她就住进了公司,发誓不干出名堂来不回家!

每到晚上,机器停止了轰鸣,工人全部下班,偌大的厂区内,虫叫哇鸣。史总的耳边不时响起朋友的声音:永梅呀永梅,你买了这个厂房,等于给自己买了一座坟墓!

史总是个永不服输的人。她坚信,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一定能做到!

融资难,是史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她找到了左邻右舍,找亲戚朋友,该承诺的承诺,该答应的答应。不少人为她的精神感动了,有的转让店面,有的卖房租房,把钱投入了宝泰,把心也交给了宝泰。

史总下决心要上钢化玻璃新项目。通过考察、走访、论证,上新项目需投资500万。旧债未去又得借新债。有人背后议论:这个女人没有胆!现实困难苦苦缠着这个没魂没胆的女人。银行答应借给史总70万,可不得人肯为她担保。你史永梅一个女同志,如果搞瘫了怎么办?史总求爷爷拜奶奶,前前后后一个多月,终于感动了一个朋友老板。史总噙着泪花,走出银行大门,回到宿舍立即感天动地哭了一场。

我史永梅多难呀!人家男同志找人帮忙,请顿酒,洗洗澡,问题也许就解决了。作为女人,她也怕飞短流长!

新的困难接踵而至。

宝泰公司掛牌前夕,有人主动给史总打来电话,声称他们13人的技术团队,保证安装调试,投产运行。史总一口答应了他们苛刻的条件。特地花了二、三十万元,为他们砌了幢宿舍楼,空调太阳能一应俱全。安装调试,只有两三个人动手,其余的人吃闲饭拿高薪。图的是留住人才嘛!

三个多月过去,一切才刚刚有点眉目。忽然一夜之间,13个“技术人才” 不辞而别,从宝泰撤走了!史总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危难的时刻,史总的先生挺身而出:我来试试!她和电工带着几个善钻研的人,请人指导,翻阅书籍,上网查寻。试验,失败;再试验,再失败。数十次试验,数十次失败后,成功了!

一套新的设备买回来,上马一调试,未达预计效果。55万人民币,宝泰闲置不起!史总立马去了广州,和对方达成了调换协议,又匆匆赶回。从出发到回厂,仅仅24小时。天方夜谭?不,这是真真实实的事情!

2008818,是史总四十岁生日,也是“宝泰玻璃” 翻开新篇章的日子。宝泰的产品通过了国家监测委的检测,拿到了五本3C证书和检验报告。

商场如战场!宝泰玻璃刚刚成立时,全国同行为1303家。几年期间,雨后春笋般又冒出了2000多家。要想立足于市场竞争之林,除出优出新产品外,还得降低成本让利销售。

史总的办公室在车间,公司领导层全部在车间上班。指导生产,狠抓质量。新工人手把手教技术,农民工面对面讲安全。

产供销史总一人扛。她出差办事,常常是中午出发,晚上和客户见个面,该谈的赶紧谈,该做的赶紧做。事成了,立马往回赶,车上打个盹,早上又出现在车间里。员工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老总已出了一趟差。三年来,累计15多万公里,史总就是这么跑下来的!

是啊,办企业关系着一大摊子人的吃喝拉撒睡,收受着那么大的社会效益,为地方经济腾飞,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造福桑梓

 

史总老家在曹甸镇金吾村。走上曹甸往金吾村的水泥路,就会看到一座“共创和谐碑”。 那是家乡人民立的碑,“为家乡经济建设作出贡献者” 勒石纪念的。史总和她先生的名字刻在首要位置。史总的先生是山阳人。山阳工业园区有条史总出资,以“永泰” 命名的水泥路。

5.19慈善日,资助特困学生,帮肋社会困难户,关爱孤寡老人,史总从不吝啬。

“宝泰玻璃”公司上下没有一个外地人。她为了那些和自己一样下岗人员,为了家乡农村剩余劳动力。

在创业过程中,党和政府给予她大力的支持和关照,社会和民众给予她诸多的关爱和帮助。吃水不忘掘井人,史总不忘本!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史总进一步将企业做大做强。在创“扬州知名商标” 的同时,并与有关大专院校挂上了钩,她将产品不断创优创新作为永远追求的目标。

史总面前的路,仍有荆棘,还有坎坷。但一切崎岖曲折,在永不言败的史总面前,都将化做平坦和通达!


超赞

关注

我顶

无聊

路过

最新评论

今日宝应网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261号

投稿邮箱:new10024@163.com

QQ:101615387 微信:new10024 手机:13951448391

今日宝应网—宣传宝应 了解宝应 服务社会 服务网民

( 苏ICP备14058410号-1 )

返回顶部